中小企業在促進社會發展、創造社會財富、吸納社會就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現行金融體系存在著貸款門檻過高、放款“嫌貧愛富”的體制弊端,一直以來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的問題極大地困擾了中小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金融管理體制的創新和開放,具備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功能的投資擔保公司在各地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地處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鄭州的投資擔保業的發展更是如火如荼,無論是擔保機構數量、擔保金額,還是居民對擔保行業的認知度,都已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在此大潮涌動之中,軍人出身、有著銀行業從業經歷并在能源行業打拼十余年的徐杰,以“弄潮兒在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的膽略和慧眼獨具的才干,抓住機遇,注資1億元人民幣,經河南省工信廳批準,于2009年12月在河南省工商局注冊一家專業投資擔保機構——河南省錦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公司本著“穩健經營,服務企業”的原則,秉承“以人為本,信譽至上,服務創新,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以多元化資金為支撐,以專業化擔保為運作主體,以先進的管理模式為保障,堅持穩健經營的操作方法,迅速躋身于河南投資擔保行業,成為其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
與徐杰相識,緣于一場朋友聚會,他謙遜低調的風格和“做事先做人”的行為原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并約定好詳細聊一聊投資擔保行業發展的現狀及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
有心人架起銀企對接橋梁
河南省錦業投資擔保公司(以下簡稱錦業擔保)位于河南省鄭州市。如約來到,近2000平方米的辦公地點寬敞整潔但并不奢華,工作人員忙碌而有序,規章制度赫然在目。看起來,徐杰是個有心人,記者對錦業擔保興趣漸濃。
徐杰介紹說,錦業擔保主要為企業和個人項目提供投資擔保、融資擔保和專業化咨詢服務。并盡力為中小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的發展助力加油,提供融資和融資擔保及各種金融延伸服務。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擁有一支具有多年金融、投資、擔保、財務、法律、管理等行業和領域豐富經驗的資深團隊,并由資深金融專家和銀行、證券、房地產、汽車、法律、稅務等方面的專門人才組成的顧問智囊團。公司員工均在金融財務、擔保業務上積累有多年的經營管理經驗。
擔保業作為新興的行業,增強了企業的信用度,為企業和銀行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擔保機構在與銀行合作的過程中,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銀行對擔保機構的信用認同度往往不高,銀行基于風險防范的要求往往對擔保機構提出嚴格的條件。這其中既有目前擔保行業由于準入門檻低,造成擔保業過度發展,無序競爭所帶來的擔保行業資信不足的原因,也有銀行業受體制約束,缺乏市場開拓意識的原因。
“擔保,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離不開銀行的合作和支持。”徐杰道出了擔保業與銀行界之間的密切關系。
成立之初,錦業擔保以全新的經營理念為依托,堅持誠信服務,擴大戰略合作,2009年起與興業銀行(12.30,0.06,0.49%)、交通銀行(4.62,0.01,0.22%)、浦發銀行(8.63,0.05,0.58%)、中信銀行(4.04,0.01,0.25%)等金融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與互動關系。
一方面依托金融機構,源源不斷地向其推薦優良客戶,配合做好各項金融創新業務;另一方面經市場調研和嚴格篩選,建立起廣泛的企業、個人客戶群,架起金融機構與廣大客戶間的對接橋梁。
堅持穩健發展履行企業責任
據了解,為了有效控制風險,保護投資客戶的資金安全,錦業擔保有著嚴格的規范流程和代償制度。對提出融資需求的企業及個人,錦業擔保在對其進行嚴格的資質調查和項目評審后,融資方可以房產、汽車或其他資產作抵押(質押),引導投資客戶將閑散資金通過錦業擔保,貸給高質量的貸款客戶。錦業擔保對借款人資金使用及還款情況進行全方位監控,經公證處公證提供全程擔保。
整個過程擔保包括預約登記資金、合同會簽、現場公證、資金周轉、全程擔保到期本息結清等一系列規范的簽約流程,有效地降低了操作風險。
錦業擔保堅持以“真誠錦業,信用天下”為宗旨,不吸儲,不放貸,不摸錢,只為理財和融資客戶牽線搭橋,所有擔保資金均通過銀行在理財和融資者賬戶中直接流轉。同時要求公司里的金融、法律、房地產等專業人士為資金借出者提供安全保障,為資金借入者尋求成本最小化、高效、靈活、方便的融資渠道。
迄今,錦業擔保共連續為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投融資擔保近15億元,服務客戶6189位,自成立以來一直是零逾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信賴和支持,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的美譽度。
付出總有回報,錦業擔保積極發展擔保事業,為中小企業投融資貢獻力量,受到了地方政府、社會各界和融資企業的一致好評。先后獲得“市民最值得信賴的擔保機構”、“2010年度最佳信譽度”等稱號。
“作為一個企業,我們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創造財富。今后,我們將定期舉辦各類公益活動,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和失學兒童,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徐杰強調。
推進機制建設完善擔保體系
由于擔保公司屬于新生事物,眾多公司具有專門從業經驗的人員較少,有些擔保公司的經營者以前幾乎從未涉足過此類行業。擔保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能綜合運用經濟、金融、財務、管理、法律知識分析問題的專業人士和項目經理少之又少,所以該行業尚存在著魚龍混雜、涉嫌欺詐、缺乏監管、自律不嚴等相關問題。
對此,致力于擔保行業法律法規和相關金融知識學習的徐杰,有著自己的見解,他很認同有關學者對擔保行業應規模化發展、建立風險評價控制體系及明確監管主體的建議。
業內專家稱,擔保業的高風險性質決定了其不應走零散發展的道路,應通過重組形成以擔保協會牽頭、以大型擔保集團為龍頭、以少量專業領域擔保公司為輔助的擔保業格局。大型擔保集團的形成主要是由大型擔保公司對中小擔保公司進行的收購重組,大型擔保公司具有資本、人才優勢,中小擔保公司具有區域資源優勢,兩者的結合可以使新的擔保企業具有資金、人才、管理、資源四方面優勢,從而形成規模化經濟,從根本上提升擔保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風險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擔保公司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擔保公司的風險評價體系可參考銀行的客戶評價體系,結合自身客戶群的特色及風險控制與業務開拓的需求,建立科學的風險評價體系。目前國內較大的擔保公司基本都建立了有自身特點的風險評價體系,對申保客戶進行保前風險評價,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當然,對風險的把握不能只看風險評價的結果,還應結合客戶的實際情況,定量與定性結合,普通評價與特殊評價結合,把好風險關。
同時,法律界人士呼吁國家應盡快明確投資擔保行業的主管部門,制定相應的行業法規和管理制度,加強對擔保公司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對擔保機構的資金實力和資信狀況的要求應高于一般的企業,對不同類別、不同級別的貸款擔保機構實行分類管理,防止一哄而起。要建立嚴格的業務操作規定和擔保管理制度,在申請、審核、擔保條件、違約確認和擔保代償與賠付等方面應有明確的規定和透明度,使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徐杰認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彌補了部分缺陷,且化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其存在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我國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需要在發展中逐步完善,才能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錦業擔保愿在此領域多做試驗和探索,希望能與關心擔保行業發展的各界人士交流互動,共同為推進擔保行業機制建設,完善中國擔保體系做出積極的努力。 |